时间:2022-11-28 06:35:23 | 浏览:1157
街道赋权事项推出与“吹哨报到”制度落实过程中,建华区西大桥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举措,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构建起“问题收集—吹哨通知—报到督办—监督落实”的全流程、闭合圈服务模式,推动职能部门权责转化、基层治理力量下沉,帮助社区积极响应民需。
敢吹哨 会吹哨
俯下身子倾听百姓心声
街道赋权的46项具体事项与“吹哨报到”制度精准对接,真正实现敢吹哨。西大桥街道办事处将46项事宜划分为5大类,指定一个社区重点负责一类问题跟进,形成此类问题解决机制,7个社区同步借鉴应用,实现哨声不断响起,进而用持续吹响的“哨声”倒逼各执法部门向社区靠拢,向居民靠拢。西大桥街道办事处从小处切口、点上发力,将哨声反应的一些共性、普遍性问题,如市容环境脏乱差17次、小巷停车难9次、临街店铺扰民12次等问题列为整治重点、集中攻克。3月,华溪社区和明园社区2项居民违建和3起小区绿化问题成功解决,推动街道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以往“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治理困境。
“三报到”与“网格管理”四级体系精准对接,实现人才梯次培养,切实达到会吹哨。经过近5个月的探索和总结,三种形式的“报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是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非公企业84家及社会组织2家等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典型作用被充分调动,实现问题收集45项,实际问题反映30家件。二是执法力量到基层综合执法平台报到。4月30日,辖区执法部门全部在综合执法平台报到,实际调查走访90余次,实际解决社区问题45件,期间城管大队与小区物业;联合开展工作15次,实现小区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三是自管党员和网格长到社区报到。1800名自管党员在社区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站点带动下,开展活动50余次;139名网格长对小区住户情况相对熟悉,对居民特殊情况、个别问题反映准确及时,提供便捷、个性化服务120人次,居民满意度、好评度不断上升。通过多种形式的“报到”,在职党员、自管党员等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职能部门、执法力量听取民意,服务社区,在环境整治、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撬动了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实现了社区执法渠道的畅通。
吹得准 吹得响
提前介入精准分解
调研走访、实地考察相结合,提前介入做到底数清晰情况明了,确保哨声吹得准。西大桥街道办事处明确吹哨主体是7个社区党委,根据居民具体诉求,梳理焦点问题解决办法,“吹哨”召集职能部门、产权单位、区域资源等相关单位或个人,直抵核心诉求,提升工作效率。7个社区党委做轴心,5名街道包片科级领导全程跟踪,采用现场调度、全程跟踪等方式开展工作,有效避免了时间及人力的浪费。街道包片领导提前深入社区开展调研12次,查找漏洞15项、找出症结16点,提前协调分解重点部门任务和职责清单157项。
平台搭建与领导包片相结合,提前介入做到规范分析把握关键,确保哨声吹得响。吹哨报到机制依托科技数据发挥作用,通过街道全响应平台的数据以及‘建华政通’等平台,提前收集整理居民诉求,并做到精准分类推送应对,提升解决时效。统计数据表明,在3月13日至6月30日期间,建华区西大桥街道居民热点诉求集中在:停车管理、物业管理、垃圾废物、小区配套、房屋滴漏、消防通道不畅、油烟扰民等。“针对这些诉求,提前介入是助力群众问题快速解决的关键。北斗小区居民反映私拉电动汽车充电线和摄像头问题,湖畔社区启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社区党委一声哨响,街道包片领导、各职能部门1小时前来报到,共商共议后,分工清单清晰明确2小时后将问题解决,结案倒计时,纪检监督也随之启动。
有回响 有落点
基层治理力量下沉
周例会制度找准解决问题切入点,精准发力实现哨声有回响。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建立强街扩权工作周例会制度,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建华区西大桥街道还以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为切入点,组织辖区物业企业、社区力量开展春季市容环境整治会战,各物业企业共同清理卫生死角、无主地块,进一步强化街道城市治理枢纽地位。
部门报到与组织联建双向发力,联合执法实现哨声回响有落点。建华区西大桥街道按照强街扩权领导小组总体部署,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职能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检查主要针对辖区内重点场所、重点领域,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检查中,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北关农贸市场存在违规用电用火等重大安全隐患3处,发现存在堆放杂物等影响环境、活动板房没有证照等问题2处。经协调沟通,将安全隐患点排除,同时,对影响小区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全面整治,确保社区安全、环境有保障。
执行严 监督实
打造闭环圈服务模式
会议督办、报到评价、纪检监督三项措施,监督出实招。针对社区未办结事项,社区包片领导、相关主管领导需要说明情况及原因。针对社区吹哨报到情况,由街道主要领导进行总体讲评,并督办未办结事项;全响应街道治理小组通过全响应指挥办公室,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社区党委对各职能部门报到履职情况的评价,客观分析各职能部门报到情况;街道纪检监察监督组全程参与,对社区及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记录、绩效跟踪,对履职不力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约谈问责。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居民有所呼,必须有所应,执行严落实。家住新华小区29号楼的居民在“建华政通”上反映雨季小区污水井出现反水现象,社区一声哨响,街道运用“吹哨报到”机制与街道赋权职能,街道包片领导深入小区实地勘查,摸清问题缘由,召集职能部门开展院内整治统一行动,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确保小区雨季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同时对小区雨季排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实现小区雨季安全,获得居民好评。
来源:网信建华
编辑:王辉
“这就办完了是不?现在办理业务是真方便啊,窗口前一坐,材料一交就完事,不用东奔西跑是真好啊。”12月12日,来到建华区政务中心办理便利店营业手续的王先生,用朴实的话语表达出了他最真实的感受。网络图片“快”,是建华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
黑龙江齐齐哈尔16区县政府大楼——建华区要走门洞,富裕双子塔(作者:北方的鱼不怕冷) 齐齐哈尔别称鹤城、卜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源自达斡
街道赋权事项推出与“吹哨报到”制度落实过程中,建华区西大桥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举措,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构建起“问题收集—吹哨通知—报到督办—监督落实”的全流程、闭合圈服务模式,推动职能部门权责转化、基层治理力量下沉,帮助社区积极响应民
2021年11月2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华区设立溪畔、北华街道并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2022年2月19日,溪畔、北华街道召开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全体工作人员见面会,部署落实工作,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建华区下辖
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6日,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在非闭环管理的重点人群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来源不清,存在疫情传播风险。为快速阻断传播链,防止疫情扩散,现公告如下:一、自2022年11月16日2时起,龙
蒙牛乳业。优美的生活环境。美丽乡村。恒顺醋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排球新发展,打造特色教育品牌。美丽的劳动湖景色。□文/摄 阎明明 池洋 本报记者 姚建平栉风沐雨,十年躬身启征程;奋楫扬帆,十年笃行谱华章。齐齐哈尔建华区这十年,是跨越新时代的
来源:鹤城发布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在闭环管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阳性人员 11月4日我市建华区发现1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为外省返齐闭环管理的高校学生。经专家组会诊,确定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齐齐哈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聚焦能力作风建设,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广开选人视野,优化培养路径,强化监督管理,科学选拔任用,着力打造“内有机制、外有监督、干有平台、展有舞台”的年轻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立足实际长规划,构建干部培养全链条找准年轻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这一主线,在构建“大格局”、强化“嵌入式”、提升“创新力”、增强“系统性”、实行“项目化”五个方面寻突破,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在构建“大格局”上寻突破将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抢抓信息时代机遇,以数字政务为牵动,以数据共享为支撑,在全省率先试点“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报名“线上申报、全程网办、一次办成”,改革成果惠及辖区数千名学生及家庭。重调研,明确主攻方向建华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小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个融入”打造“四员两团一室一队”,即:以工作思路融入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以组织体系融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以工作内容融入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不断探索“党建+”模式,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委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2022年6月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全区各项任务与青年发展型县域目标融合,所有资源向青年发展型县域需求倾斜。建华区“领跑”青年论坛现场
“解放思想 振兴发展”专项研讨开展以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按照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专项研讨与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四包一联”工作任务推进、全市“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相融合,有效实现在一线实践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助力工作推进。专
2月28日至3月4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委书记宋阳一行远赴河南洛阳、江苏镇江、上海等三地实地招商考察,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步伐,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2月28日至3月1日,考察组先后考察河南洛阳国机集团一拖总部农耕馆、智创空间、生产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坚持采取从外围入手、向内部发力的工作方法提升巡察工作质效,致力破解发现问题难、线索收集难等瓶颈,以有效开展巡察,形成强有力震慑作用。找准方向,用“资料”寻问题区委第一巡察组先后召开5次碰头会,认真制定巡察计划。研究分析怎样从